矫枉过正什么意思 矫枉过正必须过正
近期,关于样板戏的议题再次成为了热点。一些人认为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而另一些人则表示仅仅重复演绎那几出戏,长期下去不免令人感到乏味。
在一次闲聊中,听闻一位木匠师傅道出了“矫枉必须过正”的道理。其寓意在于,对于弯曲的木头而言,要将其矫直,就必须向其相反方向施力并超出一定限度。否则,木头的自然反力可能会抵消掉施加的力度,导致矫直工作难以完成。这一哲理似乎也映样板戏的历史。
在过去的年代里,传统历史剧曾因社会的转变而被禁演多年。这便是“矫枉过正”的体现。当时,距离不久,社会普遍追求“”氛围,样板戏因此被冠以现代戏之名。为了与描绘“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传统历史剧划清界限,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认为后者有“右”的倾向。这一遍布全国,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那么,那些历史剧和老唱片又身在何处呢?其实它们并未被销毁,只是暂时被收藏起来。这是因为有见识的人知道它们终将重现于世。
随后,历史剧的解禁与样板戏的封存又形成了一次类似的矫枉过正现象。不少人认为在样板戏时期,艺术创作未能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它似乎带有一定的极左色彩。暂时又从舞台上退去了样板戏的身影。但值得庆幸的是,仍然保存了当时的影像资料。
随着时间推移,历史剧与样板戏的再度开放表明了我们的包容性得到了提升。年轻人的知识层面有所增长,相较于过去的者多了一份冷静。大多数人能够正确领会上级的文艺精神,将过去的“矫枉”真正地调整至恰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