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也等你上一句 我在等风也等你全诗完整版
这是一首来自宋代词人苏轼的田园词作。
田园诗作屡见不鲜,从陶渊明到唐代的田园诗派,再到苏东坡,他们都曾以此为题材创作。苏轼的这五首《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却开启了宋词的先河。这首词作为其中的最后一首,描绘的时间是初夏,空气中已经弥漫着艾草的熏香。
在这首词的开头,苏轼为我们提供了简短的序言:“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清浊相映。”这为我们交代了创作的背景以及石潭的位置与状况。接着,他运用生动的词句描绘了“石潭谢雨”的情景,如软草、新雨、轻沙、走马、日暖、桑麻、风来、蒿艾等,这些词句共同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
“软草平莎经过雨水的洗涤显得格外清新,轻软的沙路上骑马也不会扬起尘埃。”这句词描绘了雨后乡间的清新与美丽。苏轼在词的上下阕中流露出对乡间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他在徐州治理期间,使得乡村焕然一新,不禁想要融入民众的田园生活中去。
他的文字轻盈、生动、喜悦且有趣。求雨之后的舒缓与开心,在草儿青翠、雨儿细密、风儿轻柔、马儿欢腾中得以展现。词中“耦耕”的典故,出自《论语·微子》,表达了词人的归隐之志。当时的新旧争日趋激烈,让苏轼对产生了一丝厌倦。后来,当他拜访王安石时,王安石建议他归隐。苏轼则表示,若早些时候听到这个建议,他或许早已归隐。事实上,在徐州的这段时间里,他内心深处已然萌生了归隐的情绪。
在阳光的照耀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如同被水泼过的光辉。暖风中夹杂着蒿草、艾草的香气,沁人心脾。词中写到“使君元是此中人”,点出了苏轼既是太守,又是农民的儿子,刻画出一位与民同乐、爱民如子的形象。
纵观整首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词人通过移步换景的手法,将情感融入景中。喜悦之情、爱民之心溢于言表,是田园词中的佳作。
此作以苏东坡的独特笔触,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淳朴,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词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