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的分类和种类 和田玉的八个等级


传统对和田玉的分类主要是以颜色为主线,主要分为青白玉系列和有色玉系列两大类,共计七个品种。自2003年标准的,和田玉的分类有了更为详细的划分。新的标准将和田玉分为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以及糖玉等八个品种。尽管这种分类方式更加科学,但依然有部分差异需要我们去理解和区分。

差异一:羊脂白玉与青白玉的界定。在国标中,青白玉系列包括多种玉石,其中羊脂白玉被视为一种独特的玉石类型。实际上羊脂白玉应属于白玉这一大类中的一种优质玉石。将羊脂白玉单独归类可能存在误导,它不应独立于其他玉石种类。而青白玉的界定相对简单,只要在颜色上处于青白之间即可。

差异二:珍稀有色玉及概念混淆。国标中的有色玉系列与传统分类存在差异。例如,国标中并未明确提及红玉,因其稀有度极高。国标中的黄玉范围较广,包括多种地方的出产玉石,但其品质良莠不齐。真正名贵的和田黄玉子料更是珍贵,选择时需仔细辨别。

差异三:墨玉与青花玉的分辨。国标将颜色呈灰黑至黑色的玉石称为墨玉,而传统分类中则有更为细致的划分。如黑白分明或纯黑的称为墨玉,而黑白相间或有过渡色的则称为青花玉。这两种分类方法各有特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辨别。

差异四:糖玉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国标中新增了糖玉这一类别,这是与传统分类方法的一个显著差异。糖玉的形成是由于次生作用中铁、锰等氧化物的浸染而形成特定的色调。这在传统分类中往往被当作沁色处理,但国标中的糖玉有明确的定义和范围。尤其要注意的是,国标中所涵盖的且末料、若羌料和俄料等带糖色的玉石在市场上非常普遍,因此了解这一差异对于正确把握和田玉的价值至关重要。

了解和田玉的分类与差异是欣赏和选择和田玉的关键。特别是在现今玉石市场鱼龙混杂的背景下,准确理解和鉴别各类玉石的特点及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当我们关注新疆和田玉时,这些差异和标准更是需要我们细心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