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三个过程
在教育的领域里,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其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无疑是重点之一。除了皮亚杰的理论外,布鲁纳的认知表征发展三阶段理论同样值得我们去深入理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布鲁纳的这一重要理论。
一、动作性表征阶段
对于幼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他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世界互动——通过动作。这种互动方式与皮亚杰所描述的感知运动阶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就是爬行、行走以及其他利用身体动作影响周围环境的行为。他们将动作作为塑造和再现他们理解世界的途径。
二、映象性表征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能够通过形成图像或心理表象来表现他们所经历的世界。这个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回忆起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且可以通过简单的想象预见到未来。心理表象的形成使得他们可以在脱离具体事物的情况下进行心理运算。例如,他们可以比较事物的大小,甚至进行排序等操作。这一阶段的认知发展从具体向抽象过渡,与皮亚杰前运算阶段的早期有相似之处。
三、符号性表征阶段
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儿童开始能够通过符号,特别是语言符号,来反映他们的世界。这些符号极其抽象、间接,甚至是任意的。与映象性表征不同,这些抽象符号并不直接反映事物或现实世界。借助这些符号,个体可以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推理和解释世界。这一阶段的发展对应着皮亚杰前运算阶段的后期及其以后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