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母担忧下一句 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全诗
第239天的练字与背诗。今日之诗,为孟郊的《游子》。
此诗所描绘的是母子之间的深情厚意。一个儿子离家远行,母亲则在家中牵肠挂肚,时常倚门而望,期盼着儿子的身影能早日平安归来。她心中满是对儿子的担忧与思念,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那远行的孩子。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这句诗,将母亲的忧虑与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萱草虽美,但在母亲的眼中,只有她那思念的儿子才是最重要的。母亲种下这花,或许也是为了给远行的儿子带去些许慰藉。然而儿子尚未归来,花儿却已独自盛开。
这并非母亲所愿看到的场景。尽管花儿盛开得如此美丽,但身处在思念与担忧中的母亲却无法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她们不会独自欣赏这花儿的美丽,而是期盼着能与自己的孩子一同分享这份美好。
读诵此诗,让我们这些在外奔波的人深感自责。我们应当常回家看看,多陪伴那些日夜惦记着我们的母亲。不要让她们在无尽的期盼中度过时光,更不要让她们在失望与煎熬中度过每一天。
《游子》
唐·孟郊
萱草生于堂前阶,
游子漂泊天涯路。
慈母倚门望儿归,
萱草花开不见故人回。
注释: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其叶细长,花色红黄。古代北堂常种植萱草,因此“萱”也被作为母亲的代称。
诗意:
堂前的台阶上生长着萱草,一个游子却在四处漂泊。家中的母亲,时常靠在堂屋门前盼望儿子归来。她的心中只有儿子,以至于连萱草开花都未能引起她的注意。
提及孟郊,其诗篇中已背过两首,分别为《登科后》与《游子吟》,今再诵其第三首《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