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耳旁的字 偏旁部首表
论及田英章的毛笔行书,其中那独特的耳字旁,实为行书艺术中的一抹亮色。
今朝,再与大家共赏行书中的偏旁部首——耳字旁的奥妙。
耳,读音ěr,其字形仿造人的外耳之状,本质上是关于听觉器官的描绘。以此为意符的字,往往与听觉或听觉器官息息相关,诸如听、声、聋、聩等字便是明证。
在行书的书写中,耳字旁的写法如下:
起笔时以斜切的方式写横画,然后稍作抗肩上扬之势向右行笔,笔触稍轻。到指定位置后折笔回锋,顺势连接左竖,稍带弯曲之态。中间两个小横连贯而下,书写时布白需均匀,收笔时以左下方牵丝引带出下横。下横的起笔之处不应超过首横,抗肩的角度稍大,右部略平,收笔时再次回锋呼应下画。最后竖笔需垂直有力,但不可粗重,收笔处略作挑钩。
而在楷书的书写中,“耳”字作为偏旁时,若居于字左,则不宜写得太宽。末竖切忌使用悬针竖的写法。其书写笔顺也有所不同:先写两竖再写三横。在行书中,三个横画可简化为竖提,以提高书写速度。当耳字旁居于字下时,横画宜紧凑上靠,末竖则常舒展下伸,流畅而潇洒。
现举具体字例以作说明:
耻 读作chǐ
聪 cōng
耽 dān
耳 ěr
耿 gěng
联 lián
聊 liáo
聆 líng
取 qǔ
声 shēng
耸 sǒng
职 zhí
字例已在打印本中呈现,而描红本则供您临摹学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