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豸山怎么读 獬豸图片


引人注目的消息!

有连城地区的网友向咱们透露:冠豸山脚下似乎出现了一只“古之灵兽”的踪迹!

这究竟是真是假?让我们一探究竟。

走近一看,原来在冠豸山脚下矗立着一尊

“獬豸”石雕神兽!与冠豸山的主峰“獬豸冠”交相辉映。

连城冠豸山被誉为公正之山、生命神山以及客家神山。细细品味冠豸的人文历史,这里更像是一个完整的豸文化展示区。融合了书院文化、文化、客家风情、摩崖石刻、碑志匾额以及精美的建筑艺术,连城冠豸山成为“第一清正名山”。这为创建“公正豸”廉政教育基地以及5风景区,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冠豸山古时被称为“东田石”,并享有“天人合一,客家神山”的美誉。在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县尹马周卿于东郊的雄奇俊秀的东田石开辟了前山十三景。由于东田石的主峰由五老峰和灵芝峰组成,形状酷似古代法官所戴的官帽——獬豸冠(即监察御史、按察使所戴之冠),因此将东田石改称为冠豸寨。在明嘉靖年间,书法家黄公甫在滴珠岩上以端庄雄健的笔触篆刻了巨大的“冠”字,从此为山正名,寓意着刚正廉明。

冠豸山的开发始于宋元年间(约公元1086年至1049年),而元至正二十六年则是以冠豸为山名的起始年份。“山峰巍峨如獬豸,气势恢宏如柱史立于朝堂之端。月光下,山影威严,恶狼远远望之胆寒。”这是明代诗人张应珍的《冠豸峰》诗句,道出了古人以山名为豸的深意及对豸“聪慧通灵、公平正义、善恶分明”等灵魂品质的向往。

当前,冠豸山下的“獬豸”石雕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我们期待着它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