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 庄子钓于濮水注音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涌动,大水浩浩汤汤,两汊之间,难以分辨牛马。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身。他顺流东行,直至北海,眼界大开,方知天地之大,自我之渺小。他深感自己的见识如同井底之蛙,开始时无法相信,如今目睹了大海的浩瀚无垠,方知自己的浅陋。

北海若曰:“不可自视过高,不可自满于一己之见。天下之水,无大于海,万物归流于其中,不可度量其数量。人若存于天地之间,就如同小石小木在大山之中,不应因此而自满。”

他继续阐述道:“万物皆有大小、贵贱之分,但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知天地之微小,亦知毫末之宏大。世间之事,不可单一以大小、贵贱来衡量。争让之礼、尧桀之行,皆为时势所定,非可常道也。”

他又说:“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应知生死有时,不恃其成。以天为内、人为外、德在天之内心为道之本。”

说到与人的交流、论辩时,他说:“与人论辩之道在于开明与自省。若以管窥天、以锥指地,则过于狭隘。应如埳井之蛙能自适一时之利,然观于大泽之浩渺无涯更令人惊叹。”

再说起人生态度时言:“真正的勇士,能面对大难而不惧。不论遇到什么境遇,都能从容应对。”最后庄子在濮水垂钓时对楚王的邀请以“我愿曳尾于涂中”回应,表明了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公孙龙与魏牟的对话中,更是以埳井之蛙与东海之鳖的比喻阐述了见闻之有限与无穷的关系。而后他的话语更是引导公孙龙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体悟到“无东无西、无南无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