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多少毫升 一升等于多少毫升
宋代之前,医学典籍多遵循汉制计量,而宋代以后则转为今制规范。这一转变,在医学研究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班固。汉书律历志》等相关资料,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时的计量方式。
一、重量单位演变
在古代,千二百黍的重量被定义为十二铢,而铢的两倍便是两,十六两合为一斤。再进一步,三十斤构成一个钧,四钧则为一石。这里的黍,实为汉代的谷物。
经现代折算,汉时的一斤约等于现今的250克,而一两则约为15.625克。
二、容量单位的变迁
同样地,千二百黍的容量被称为龠。多个龠合并为合,十合为升,十升又为斗,最后十斗为一斛。
按现代计量,汉时的一合约为20毫升,一升则是200毫升,而一斗则等于2000毫升。
三、度量(长度)单位的流变
在长度的计量上,十分构成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丈,十丈则为引。这种计量方式反映了古人对于长度的独特理解。
依现代换算,汉时的一寸约等于2.3厘米。比如历史上的英雄关羽,其所述的八尺身高,换算后相当于现今的184厘米。
还有一些与医相关的具体换算:
粳米一升约180克,半夏半升为50克左右;五味子半升约30克;对于某些草如厚朴、杏仁、桃仁等,也有其特定的换算比例。例如,枳实、附子等中草的重量也有详细的记载换算。
附注:晋朝后,两与铢之间加入了“分”的计量,具体为6铢等于一分,四分合为一两。
到了宋朝,度量衡有了显著的变化:一斤增加至600克,一升扩展为1000毫升,一尺的长度也增至33厘米。这种宋制在微调后,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