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的成语 惊 四字词语
《战国策》中曾记载了一则故事,让人不禁感叹古人智慧之深邃。故事名为"惊弓之鸟",其背景设在战国时期的魏国。
当时,魏国有一位神射手,名叫更赢,其箭术之精湛,可谓箭无虚发。一日,魏王携更赢等人出游打猎,一行人来到郊外。一只大雁自远处缓缓飞来,边飞边发出鸣叫之声。更赢仔细地观察了这只大雁,随即转向魏王,自信地说道:“大王,请信我言,我不需用箭便能将此雁射下。”魏王听后,自然心存疑虑,便道:“若你无法做到,便是欺君之。”
更赢听后,自信地一笑。他收起弓,不搭箭,仅以右手张弓拉弦。一声“嘣”的声响后,那大雁在天空中振翅两下,便从半空直直坠落。魏王见状,大呼:“奇哉!真是奇妙至极!”这一幕着实令魏王深感惊异。他连声称赞更赢的技艺高超,并好奇地询问他是如何做到的。
更赢解释道:“我观察到此雁飞得疲态尽显,也甚为悲惨,推测其必是刚刚受过箭伤。再加上它孤身离群,缺乏同伴之助,内心早已深陷恐慌。因此当听到弓弦声时,它会因极度恐惧而失去意识,自然而然地坠落。”由此,“惊弓之鸟”这一成语便流传开来。
此成语后被用来形容那些曾经受到惊吓的人,稍有动静便紧张不已,甚至可能因此而晕倒。而在中医理论中,人的情绪如喜、怒、哀、思、悲、恐、惊等,皆可影响五脏六腑的健康。尤其是“恐”情志与肾脏紧密相关,“恐伤肾”便是其中一例。当人们处于极度恐惧状态时,肾气不固,可能导致二便失禁。若长期惊恐不安,便会引起六神无主、心慌心悸、神情恍惚、气血受损等一系列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