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出半进打一字 冲出包围朝前进打一字


遵循书友们的期盼,继续详解田英章先生的楷书佳作《滕王阁序》之字。

需要澄清的是,本篇所选取的单字均来源于田英章楷书字汇的精选,与原作中的字略有差异,敬请书友们理解并接纳。若您已观过之前的解析,可再次莅临本公众号,于主界面下方的【每日一字】菜单中回顾已解析的字。

群英荟萃,蛟龙腾飞,孟学士的文采

第112字赏析:座

“座”字解读:此字为半包围结构,内外相宜,和谐统一。

外框“广”部需注意宽窄之变,既要舒展又要流丽。首点应居中且厚重;第二笔横画起笔轻捷,向右倾斜且略带俯视之感,勿过重;撇笔在横画左端下方起笔,留有气息之口,撇身初期不宜过重,渐次加重出“撇肚”,略呈弧形撇出。

内里“坐”字布局讲究上收下展。这里我们将上面的两个“人”形简化为“口”形。左侧“口”字略轻且上宽下窄,向右倾斜;右侧“口”字则需稳重端庄,与左侧相映成趣。下方的“土”部亦需注意形态变化:短横轻捷入笔,抗肩与上方协调但需控制重量;竖笔起笔稍重,中锋下行,穿越两“口”之间,中间略轻但不宜过长;长横起笔向左探出,斜切起势,略带抗肩,右边稍重,收笔处略作下拉。

参考其他名家墨宝,如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之作品,对“座”字的运用各具特色。晋代王羲之的《金刚经》、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的作品中也可见到该字的精彩演绎。

书艺之妙,在于细微之处见精神。愿诸位书友在田英章先生的《滕王阁序》中领略到更多书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