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庹长是什么意思 小学生一庹长多少厘米
本课学习重点
掌握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意义
古代如何定义长度单位?
古代人们在没有标准化度量工具的情况下,会采用以身体部分作为参照物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请大家理解下面的内容,特别是提到的不同长度单位和对应的测量物体,以及各自所使用的次数。
人们将双臂展开后两手之间的最长距离定义为“庹”,并将其作为长度单位。
例如,形容一块巨大的石头,其宽度大约为两个“庹”的长度。
手掌后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最长距离被称作“拃”,也被用作一种长度单位。
例如,一张课桌的长度就是5个“拃”的长度。
还有以脚掌长度作为参照的例子,如竹竿的长度是4个脚长的长度。
特别提示:由于每个人的身体部分长度存在差异,因此用身体某部分作为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不精确,不同人测量的结果可能大不相同。
深入探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让我们尝试用“拃”作为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的长度。
有学生用5个“拃”来测量,而老师则用3个“拃”来测量。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因为学生的“一拃”比老师的短一些,而老师的“一拃”则长一些。
特别提示:若想获得一致的测量结果,必须统一长度单位。否则,不同人使用不同的参照物进行测量,结果自然会有所出入。
课后回顾:在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必须使用相同的长度单位,即统一长度单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准确且一致的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