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小学三年级平年闰年口诀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估算方法:
1.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
2. 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3.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其他相关知识点如“有趣的乘法计算”等,可以通过特殊规律进行快速计算。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一、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其中,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二、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需要掌握进率。例如,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三、单位换算规则: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需要乘以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需要除以进率。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首先需要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混合运算
一、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
二、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五、年、月、日
一、认识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其中7个月是大月,有31天;4个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记忆大月和小月的方法有多种,如拳头记忆法和单双数记忆法。
二、平年和闰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还列举了一些公历年中的节日。
六、24时记时法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认识面积:面积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有观察法、重叠法和数方格法。
二、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厘米(c㎡)。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还列举了一些常见物体的面积。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如当长方形的长扩大m倍,宽扩大n倍时,面积则扩大m×n倍。此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计算求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知识点。
八、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和规律。例如在读小数时要注意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的数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等。此外还介绍了小数的组成和比较大小的方法等知识点。
第九单元 数据收集与整理(二)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掌握调查和收集数据的简便方法,以及如何使用表格来展示整理后的数据结果。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分类标准能够揭示出不同的信息。
我们还将学习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排序和解读数据。
在现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资源。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将能够更加有效地收集、分类和整理数据,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来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1. 掌握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进行实地调查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等渠道来收集数据。
这些方法将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获取所需的数据。
2. 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通过使用表格,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数据,并方便地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表格的优点在于其结构化和易于理解的特点,使得数据呈现更加直观。
3. 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得到不同的信息和洞察。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时间、地点、人群等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对数据进行分类,以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
4. 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我们将学习如何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包括数据的排序、比较和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和价值,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提高我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