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开的纸是多大的尺寸 32开的本子是多大的尺寸
近日,心血地购买了黑巧克力,家中小儿元宝见状,眼中闪烁着期待,稚嫩地问道:“妈妈妈妈,我都要流口水啦!”
随之而来,一个疑问浮现:宝宝能否品尝这诱人的巧克力呢?
众所周知,巧克力主要由可可粉、牛奶和糖等混合而成。许多家长在孩子与巧克力的关系上存在疑虑。一方面,他们担心巧克力中的对宝宝的系统发育不利;巧克力含糖量不低,害怕会损害宝宝的牙齿;还有一部分家长则担心其高热量会影响宝宝的正餐。
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一同探究。
适量食用,其实无需过多担忧。
巧克力中确实含有,但含量其实并不高。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
黑巧克力(75%至85%的可可固体)每100克约含80mg;
淡黑巧克力(45%至59%的可可固体)每100克约含43mg;
而牛奶巧克力的含量约为每100克含20mg。
看似含量不低,但细分到具体量其实并不多。
欧洲食品安全署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不超过一定量的是安全的。
打个比方,对于年龄为3岁、体重为15公斤的宝宝,只要每日摄入的不超过总重量的2.5倍(即37.5mg/天),大约等同于吃了约100g的淡黑巧克力(ps:现实中不会有人给孩子吃这么多的)。
我们仍需注意食品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既然提到的含量问题,那么巧克力是否适合宝宝食用还需考虑其他因素。
重点来了!
除了,巧克力的高糖和高能量也是家长们需要关注的。
巧克力中糖分含量较高,会增加宝宝患龋齿、肥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其高热量也会让宝宝有饱腹感,进而影响其正餐的进食量。长此以往,还容易让宝宝养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虽然巧克力本身不会导致性早熟,但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食物容易使宝宝肥胖,从而增加性早熟的风险。
世卫已经明确建议:禁止在3岁以下婴幼儿的食品和饮料中添加游离糖。
我们建议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吃巧克力。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在食用时也应注意控制量。根据《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的建议,儿童食用巧克力的频率应控制在每周1-2次。
三个选购巧克力的标准:
低含糖量、高可可固形物含量、不含代可可脂(无反式脂肪)。
在选购时,首先看配料表,优质巧克力第一位应为可可脂或可可液块而非白砂糖;其次关注总可可固形物含量,它代表了巧克力的纯度,一般来说纯度越高糖分也相对较低;最后要留意产品名称及配料表,避免含有代可可脂的产品。
虽然白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中的含量较低,但它们通常糖分和不健康脂肪含量较高。在选择时仍需谨慎。
代可可脂是一种不健康的脂肪类型,其含有的反式脂肪酸被认为会增加心和中风的风险。我国对巧克力有相关规定,凡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的产品不能直接标注为巧克力。
总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