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tan1 arctan值对应角度表
探讨网络摄像头的范围时,如何进行精准的计算是每个安防技术员必备的技能。以下是专业技术人员对计算方法的详尽解读:
关键参数解析:
摄像头采用1/2.7'' 200万像素逐行扫描CMOS图像传感器,拥有可调节的焦距从3.3mm到12mm,并且视角范围随焦距变化而变化。
在4:3的器显示比例下,摄像机的模式也设置为4:3,以便更好地适应镜头与场景的关系。
以一个具体的场景为例,我们来进行详细的计算。
测试安装环境概述:
半球摄像机的安装高度为H=3米,走廊的宽度W为2米。摄像机镜头的安装角度水平,即0°。
主要监控目标是宽度为2米、高度可变的目标,需要完整覆盖的走廊范围。
算法基础及计算依据:
利用公式计算水平视场角α和垂直视场角β。其中,α和β的计算涉及到视场宽度w、视场高度h和镜头焦距f。
尽管通过计算得出的视场角略小于实际视场角,但这种微小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不计。
针对1/2.7'' CMOS的成像尺寸,其具体尺寸为wh=5.27mm3.96mm。
计算过程及结果:
当焦距为3.3mm时,计算得出水平视场角α1和垂直视场角β1。
通过这些角度,我们可以计算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能看到完整走廊的最小距离。
类似地,当焦距为12mm时,我们也能计算出相应的视场角及最小可视距离。
比较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焦距下摄像机的监控范围。
当摄像机镜头下倾角为其垂直视场角一半时,我们还需要重新计算监控范围。
这是因为在摄像机安装高度及监控对象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最大的下倾角。
总结归纳:
不论采用何种计算方式和方法,核心目的都是为了确保监控区域的视场与摄像机镜头的选择相匹配。
理解并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和技巧对于确保安防系统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务必牢记相关的计算公式和参数,以便在实际应用中准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