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等于多少毫米 1cm等于多少mm
(图文并茂的课程内容,方便大家阅读学习,喜欢观看视频的朋友可点击此处进入)
在学习毫米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厘米的概念。
一厘米有多长呢?在尺子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大格子的长度标记为一厘米。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厘米呢?像一颗小种子、一粒小豆子或者一枚小纽扣,它们的长度都大约是一厘米。
那么在测量物体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当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我们首先应该让尺子的零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然后看物体的右端与尺子上的哪个数字对齐,那个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
现在,让我们来实际测量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吧。首先将铅笔的左端对准尺子的零刻度,然后观察铅笔的右端正好对着哪个数字,通过这样的测量,我们发现这支铅笔的长度是6厘米。
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与喵博士一起测量笔记本的厚度吗?经过观察,我们发现笔记本的厚度不到一厘米。那么,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呢?
现在让我们来数一数吧。在尺子上,一厘米包含了10个小格子。当我们数到10的时候,就代表我们已经测量了一毫米的长度。
再次测量这个笔记本的厚度时,我们数一数它包含了多少个小格子。通过数数,我们发现它有8个小格子。这个笔记本的厚度是8毫米。
那么接下来喵博士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新问题呢?看啊,一只小蜜蜂飞过来了。请问这只小蜜蜂的长度是多少?我们只需要数一数尺子上的刻度就能知道答案了。我们发现这只小蜜蜂的长度比2厘米稍长一些,又比3厘米稍短一些。经过仔细对比和计算,我们得知这只小蜜蜂的长度是2厘米再加上一点点——也就是2厘米3毫米。
今天我们就跟着喵博士一起认识了毫米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并且学会了如何用尺子来测量不同物品的厚度和长度。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一厘米等于多少毫米的知识点。关于毫米的学习就到这里啦,期待下次再见!
一、课程设计概述
这节课程以洋葱数学为灵感,呈现出“微”课的特点:选题小而精、动画制作细致、时间短而高效。
课程设计上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例如反复使用尺子进行测量不同物品的活动,不仅复习了厘米的概念,还让学生认识了毫米的长度单位。
整个课程设计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二、制作技术展示
微课采用了手绘软件制作而成,图形和配色都十分协调统一,给人一种亲切感。
手绘的动画展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动手实践”的理念,还让整个微课更加生动有趣。
三、各环节分析
1. 导入环节:通过回顾厘米的概念并联系生活实例,有效地引导了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讲解新知环节:通过实际测量笔记本的厚度来引导学生探寻“比厘米还小的单位”,让学生亲自感受和认识毫米的长度单位。
3. 练习环节:通过测量小蜜蜂的长度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虽然有些环节可能稍显冗长或不够精炼,但整体来说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微课。
总评: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节微课的制作非常精细、动画生动、语言清晰流畅。它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引进了新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