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b是什么 项目管理中的CBB
李晋老师,在多家电信设备厂商如NEC、华为、展讯、惠普等处,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及质量管理经验。他在研发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经验丰富,特别是在研发流程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方面有着深厚的从业经历。他沟通能力强,具备协作精神,且做事认真细致,富有创新精神。
现今,新产品开发的变革与过去制造业的变革有许多相似之处。若能缩短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并持续开发出更优产品,将有助于企业在竞争中找到优势地位。
那么,如何在面对机会与威胁时做出更快反应,并提高产品开发生产率呢?PACE(产品和生命周期优化法)和IPD(集成产品开发)给出了最佳实践的答案。IPD框架包括异步开发与共用基础模块、跨部门团队、项目和管道管理、结构化流程、客户需求分析、优化投资组合和衡量标准等要素。
其中,异步开发模式和货架技术(CBB:Common Building Block)是提高新产品开发TTM(Time to market)的典型技术管理形式。
货架技术是统一管理可共享的技术、功能模块和产品的层级结构,这样能有效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和风险,并提高产品质量。它是集成产品开发模式的重要基础。
共用构建模块则是在产品开发及集成过程中,不同产品间可共用的构建模块,如子系统、模块/组件、关键零部件等。
正确地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使用和管理货架技术和CBB,对于基于平台的产品开发而言,能很好地控制新产品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同时降低产品的复杂度和技术风险。
一、对开发的好处
- 缩短开发周期和上市时间
- 推动产品快速上市
- 减少产品复杂性
- 减少开发层次的相互依赖
- 提升产品质量
- 节省开发资源
二、对制造和采购的好处
- 降低库存,减少废料
- 降造成本和提高制造效率
- 改进供应连续性和降造复杂度
- 降低采购成本和提高议价能力
- 减少供货风险和提高采购效率
三、产品平台、技术、CBB之间的关系
技术平台是产品和技术的基石,由各种组件和公共组件构成。在层次结构中,新产品依次划分为产品、平台、子系统和技术及组件等层次。而CBB(共用构建模块)在不同产品或系统间共享器件、组件、模块、技术及其他相关设计成果。
四、货架技术和CBB的应用与实践
建立货架技术和CBB的一般过程是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识别和建立。CBB的形成有两种方式:沉淀法和规划开发法。不同行业在使用货架技术和CBB时会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为了更好地利用CBB,需要构建CBB共享库,使员工能够方便地使用。在技术管理和产品开发中应用货架技术和CBB,包括规划、开发、使用、维护和监控等步骤。
五、案例分析
以英特尔为例,自2004年第三季开始推动CBB市场计划,通过共通性建构策略增加NB开发弹性并缩短开发时程。英特尔制定了笔记本的CBB规范,提供组件并分化,以及低风险的解决方案。现有CBB类别包括硬盘、光驱、LCD、电池等。通过这一标准和规范,各种笔记本电脑得以制造。
五、参考文献
1.《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及相关文献。
2.《Intel笔记本电脑通用组件模型》及相关技术文档。
3.其他与PACE理论和实践相关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