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古诗 清平乐古诗原文


聚焦专题,品味精选集锦!

  • “茅檐”:指的是茅屋的边缘,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
  • “吴音”:是源自吴地的方言,蕴藏着地方的文化与历史。
  • “相媚好”:此词表达了相互间的愉悦与逗乐,透露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 “翁媪”:指代年迈的男性和女性,他们共同构成了家庭中的长者。
  • “无赖”:在此处,它描绘了孩童的天真烂漫与顽皮淘气,为文章增添了几分童趣。

辛弃疾,曾以坦夫为其字,后改称幼安,号稼轩。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及将领,享有“词中之龙”的美誉。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这位文人的笔下,即便是描绘乡村风情的小词,也独具魅力。

辛弃疾以白描的手法,为我们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乡村五口之家的生活图景。这家人并不富裕,居住在矮小的茅草屋中,但他们的生活却充满了简单与温馨。房屋旁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长满了青草,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家五口呢?年长的夫妇已是白发苍苍,他们亲昵地坐在一起,一边品尝自家酿制的淡酒,一边用吴地的方言交流着。他们知足常乐,显得如此幸福与惬意。而他们的孩子们又在做什么呢?大儿子已经成熟懂事,正在溪水东侧的豆田里辛勤锄草。二儿子则在家里专心致志地编织鸡笼。最小的三儿子则无忧无虑,只顾着玩耍,躺卧在溪边剥食莲蓬。

农村的生活是如此清新宜人,诗人的喜爱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一】专题文章附带了音频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二】以下是本专题的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