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谁说的 吾爱吾师的师指的是谁
“崇尚吾师,更向往真理之路”,这句名言背后承载着两位杰出科学家的师生情缘与思想传承。
老师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而学生则是被誉为百科全书的亚里士多德。
雅典的阿卡德米学园
亚里士多德如此描述他与老师的深厚情谊:
提及我的故事,不得不提及我的导师柏拉图。在那个时代,柏拉图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哲学家,更是一位拥有高贵血统的贵族。
据传,他出身于古雅典王族的后裔,身材魁梧,相貌堂堂,风度翩翩,曾两次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斩获荣誉。他的口才更是无人能及,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草木为之动容。
柏拉图崇拜着另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并在其门下求学十多年。在苏格拉底遭遇陷害不幸离世后,柏拉图深感当时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之缺失,因此踏上了四处游历的旅程,希望能寻找理想国度的模型。尽管未能成功,但他的追求与努力仍然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久后,他回到了雅典,创立了影响深远的阿卡德米学园。此学园成为了希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学科涉及广泛,从基础算数到高深的声学都有所涵盖。
在学园的门口,有一块刻有“不懂几何者禁止入内”的石碑,虽然引起了诸多争议和质疑,但这也让柏拉图名声大噪,声名远播至整个希腊。
在十七岁那年,我怀着对柏拉图的崇敬之情,独自踏上了前往雅典的旅程,并顺利地进入了阿卡德米学园学习。老师对我赞赏有加,常夸我聪明且勤奋。我并不盲从于老师的。我们经常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辩论,有时甚至会引发激烈的争论。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老师离世了。我因悲痛而离开了学园,开始了在希腊各地的游历。在这期间,我遇到了心仪的女子并与之结为连理。
几年后,我收到了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邀请,担任其子亚历山大的老师。我接受了这一邀请,并提出了一个条件:国王需为我建造一所自己的学校——吕克昂学园。
我与柏拉图老师在世界观上有所不同。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物质与精神两部分组成,而我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的学校也各自有所侧重:阿卡德米注重数学与的探究,而我的吕克昂则更加注重生物学、天文学以及物理学等的研究领域——而“物理”这一词汇正是我所创造的。
吕克昂学园设施齐全且条件优越:运动场、后花园、图书馆一应俱全;甚至还拥有有史以来第一座大型动物园。这背后都离不开我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支持与赞助。
在如此优越的实验条件下,我得以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我不仅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而且几乎涵盖了所有已知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长毛四足动物胎生与有鳞四足动物卵生的研究、鲸鱼是胎生而非产卵的发现、物体落地的速度与其重量无关的理论以及人是用心脏思考的观点等等这些研究虽然尚待完全验证但已在我身上得到了肯定与认同。”
在众多科学发现中我还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不存在原子以及所有能够自由行走的生物都拥有灵魂等等这些观点虽然有些可能被后世所质疑但它们都曾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