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派词人 婉约派代表人物


制图:宾

作者署名:□梁小兰

如诗如画,云彩的灵巧编织,星辰的深情传递,横跨银河的隐秘相会。金风玉露的相逢,超越了人间的无数。水样的柔情,梦样的佳期,忍看归路的鹊桥。若两情长久不渝,又何必囿于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佳句摘录

那天午后,我在一本书中邂逅了这首词,手里端着沏好的茶,茶香淡淡。心中涌现出一种朦胧而婉约的美感,尤其喜欢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词如同淡淡的忧伤被轻轻掀起,化解了自古相思的难题,如同轻纱随风起舞。

这是一首描述七夕的词。在古代诗词中,七夕的题材众多,但这首词却让人回味无穷,读来生香,开拓了新的词境。李攀龙曾对这句词做出高度评价:“相逢胜人间,会心之语。两情不在朝暮,破格之谈。”

这句词已经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词的作者秦观,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虽然词的流派并没有严格定义,但张綖根据其特点分为婉约和豪放两种风格。他将秦观归入了婉约派。

秦观的词婉转含蓄,写起来柔婉缠绵。他的词有时仿佛一个柔弱的女子在吟唱,如《如梦令》中的细腻、袅娜、雅致。人们甚至会想起李清照的词句。金朝的元好问形容秦观的词有如女人的柔情。

秦观虽然出身并不显赫,但他聪明好学,胸有抱负。尽管他的科举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多次落第,但他最终还是以才华被认可,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文人。

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在仕途上经历了多次起落,甚至被一再贬谪。这也许就是他把词写得那么凄婉伤感的原因。

秦观喜欢喝酒。酒对他来说是一种解忧的方式,也是抒感的工具。他的许多词作都和酒有关。

他的词中充满了多情和的特点,像缭绕的烟雾一样凄美、婉约、缥缈、朦胧。

虽然他和苏轼是师生关系,但他的词却不同于苏轼的豪放风格。他的词更接近于柳永的缠绵和婉转。

在宋徽宗即位后,秦观官复原职。若非因病早逝,或许他在仕途上会有更大的成就。

苏轼得知秦观去世的消息,非常伤心,感叹:“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秦观的一生虽然充满坎坷,但他的词清新、柔婉、含蓄、哀婉。他的词作被后世所喜爱并尊为一代词宗。

在我的想象中,秦观是一位文弱、白皙、长须飘飘的文人形象。他常常独自吟起诗词,那些优美的词句又仿佛被风吹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