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三宝 什么叫三宝殿


在佛教的中,信众们只有在举行礼拜等法事之时,才会踏入佛殿。平时若无要事,是不允许在佛殿内随意走动或喧哗的。这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语的初始含义。而后来,这句习语被引申为有事方来,无紧要之事不劳烦他人的意味。

那么,何为“三宝”呢?

“三宝”乃佛教专用术语,涵盖了佛宝、法宝与僧宝。具体来说,“佛”指的是洞悉人生真相,传播的或所有佛的总称;“法”是指依据领悟而向世人宣讲的、真理;“僧”则是指研习教法的僧人团体。

三者均为学习与行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实际上,“三宝”的“宝”字是借喻,彰显了佛、法、僧的崇行。这个“宝”字用得精妙,因为正如拥有金银珠宝能使物质生活富裕一样,拥有佛、法、僧的能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安放,心灵得到洗涤。精神上的愉悦,远胜于上的安逸。

所谓“三宝殿”,即是们进行法事活动的场所——大雄宝殿,藏经之所——藏经楼,以及僧人休息之地——宁静禅房。

“三宝殿”泛指一般的佛殿。佛殿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人们对三宝怀着敬仰与尊重的心态进行祭拜。在此喧哗嬉戏被视为对佛的不敬,会受到社会的谴责。故此有了“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习语及其引申含义。

在古代,“三宝殿”多见于大型,如少林寺、栖霞古寺、普陀寺等。这些地方是清净高洁的佛教圣地,不可随意闯入。“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俗语便由此而来,意指若无要事,不会登门造访;若登门拜访,定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