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赏析_拟行路难其四深度解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四》

[唐] 李白

万千困苦袭心端,千杯美酒心自宽。

愁多酒少暂忘忧,酒香四溢愁不还。

圣贤之酒当知醉,醉意盎然心自开。

志在田园隐高阳,饿而自得如颜回。

世俗虚名岂足欢,醉中世界最逍遥。

蟹螯金液胜良,糟丘蓬莱亦仙境。

醉眼看月独高台,饮尽美酒天地宽。

李白(701-762年),诗才横溢,号为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是唐朝的杰出诗人。

他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诗作流传千古,如《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佳作。

【背景】

此诗创作于公元744年左右,当时李白在长安任职却遭遇失意。尽管面临困苦和孤独,他并未沉溺于现实,而是借由饮酒表达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

【解释】

  1. 穷愁:指生活困苦和内心的忧愁。
  2. 三百杯:这里并非实指饮酒的具数量,而是用以形容酒的丰富和饮宴的欢乐。
  3. 酒圣:形容酒量大、善于品鉴的人。
  4. 卧首阳:隐居避世之举。
  5. 屡空:时常贫困,此处指生活拮据。
  6. 乐饮:畅快地饮酒。
  7. 安用:何用,即有何用。
  8. 蟹螯、金液、糟丘、蓬莱:均为酒的代称或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向往。
  9. 乘月醉高台:借着月色在高台上畅饮沉醉。

【白话译文】

万千的忧愁涌上心头,但我有美酒千杯可消愁。

虽然愁多似海,但酒香四溢可解忧。

因此我深知饮酒之乐,即使酒少也自得其乐。

我愿隐于田园如伯夷、叔齐般高洁,亦如颜回般清贫自得。

当世之人若不乐饮酒,那虚名又有何用呢?

蟹螯如金液般珍贵,糟丘蓬莱如仙境般令人向往。

趁着月色朦胧,我愿在高台上一饮而醉。

【赏析】

此诗借饮酒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体悟。诗人以典故为引子,将饮酒与人生、虚名、神仙等相联系。虽然表面写饮酒行乐,但深层次中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通过饮酒之乐与人生困苦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