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800米跑步技巧 跑步第二圈就没劲了该如何跑
初中生面对800米长跑,常常会感到被支配的恐惧,这是由于生理反应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学期,学校都会进行一次体测,其中800米跑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800米跑成绩呢?以下将结合训练实践和观察结果,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一、起跑技术的训练至关重要
在中考的800米跑中,起跑技术是抢占有利位置的关键。由于是弯道起跑,运动员需要迅速发挥速度,并沿跑道进入弯道的切线方向。进入弯道后,要争取在弯道占据有利位置。如果无法在起跑后立即领先,应跟随领先者身后,等待合适的时机加速超越。
二、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800米跑需要把握好节奏感,这关系到成绩的好坏。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200米分段来控制节奏。第一个200米要快速抢位,第二个200米要有计划的持续跑,第三个200米要克服“极点”问题,而最后一个200米则是冲刺阶段。在训练中,要根据个人特点设定目标,并据此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三、弯道跑的技术训练不可忽视
弯道跑与直道跑在技术上有所差异。在弯道跑时,身体应向倾斜,右手摆臂幅度应略大于左手,右脚掌着地。这种技术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在弯道跑时不要超越其他人,以避免浪费体力。
四、“极点”的处理方法
800米跑时会出现“极点”,这是由于内脏器官供氧不能满足肌肉活动所致。处理“极点”的方法是加强呼吸的深度,适当放慢跑速。每个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并掌握合理处理“极点”的方法。
五、其他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除了技术方面,800米跑还受到身体适应、气温、临场心理、饮食和跑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身体需要适应一定的运动强度,气温高时耗费体能大,临场心理要积极兴奋,饮食要均衡营养,跑步方法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在训练过程中,要全面统筹,分阶段重点突出,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取得好成绩。
提高800米跑的成绩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在训练中,要有针对性、目的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特征,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参加体育中考的学生需要训练的项目较多,800米训练只是其中一项。在安排训练计划时,要全面考虑各个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确保训练工作尽可能达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