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有哪些专业 工科和理科的区别


近年来,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相继发布通知,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模式与经验,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随着对新工科项目的正式认定,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入了实施阶段,引起了高教界的广泛关注。那么,究竟何为新工科?它与传统的工科有何不同?新工科的专业是否更具就业优势?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究。

何为“新工科”?

新工科是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既包括设立和发展新兴工科专业,也涉及对现有工科专业的创新。

“新工科”主要对应新兴产业,涉及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同时也包括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这些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生物医及高性能器械等。

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区别

相较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新经济和新兴产业更需要的是具备新技能与高素质的“新工科”人才。这种人才应具备以下特质:

1. 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人才不仅要在某一学科专业上精深,还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2. 创新与实践能力:不仅能解决现有问题,还能学习新知,解决未来技术及产业中的挑战。

3. 综合素养:在技术精湛的还需懂得经济、社会与管理,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可以说,新经济为“新工科”提供了发展机遇与目标定位。

那么,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有哪些呢?

2018年,认定了612个项目为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包括综合类与专业类项目。其中,“新工科”专业类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多个热门领域,具体项目详见附图。

哪些“新工科”专业值得推荐?

“新工科”专业主要对应新兴产业,如前所述。这些专业针对未来产业需求,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其中备受关注的几个专业,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参考。

一、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工学的电子信息类的一个分支,是一个涉及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它研究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与技术应用系统,涵盖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等领域。

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这是一个工学的计算机类新兴学科,涉及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由于它是相对较新的专业,因此行业内人才缺口较大。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该专业属于工学的能源动力类,是矿业工程、化学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四、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该专业属于工学的电气类,主要研究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等领域。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将逐渐增加。

以上这些“新工科”专业都是针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而设立的,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它们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与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