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学琵琶的缺点 一般学琵琶的费用是多少
浙江24小时——钱江音乐疗愈记
滨江医界佳音:音乐为重症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5月25日下午,浙医二院滨江院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内,光线透过百叶窗斑驳地洒落。尽管室外天色阴沉,但病房内却因一曲琵琶曲而充满生机。
在A4病床旁,清脆的琴声划破空气,悠扬的琵琶曲在ICU中回荡,为这里带来一丝不同的气息。演奏者是浙医二院的新进住院医师张心怡,而聆听者则是等待心脏移植的重症病人华宁。
华宁,一位44岁的杭州女性,与肥厚性心肌病抗争了二十多年。去年因心脏功能衰竭,她曾一度生命垂危,依靠人工心肺(ECMO)维持生命。此刻,她的心脏已近崩溃边缘,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待心脏移植。
ICU黄曼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刻的温馨。她在朋友圈写道:“今日查房时,清醒的ECMO病人想要听琵琶曲。我们的张心怡医师专业水准上线,为她带来了一丝心灵的慰藉。”
琵琶医师张心怡:音乐与医术并重
张心怡是一位九零后,在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了浙医二院ICU团队。她自幼学习琵琶,十几年前便通过了琵琶十级考试。即使在工作忙碌之时,她仍坚持每日练琴至少一个半小时。
她与另一位医生组成了乐队,名为“心冰乐”组合,用音乐为医院带来欢乐与活力。5月25日这天,她为华宁演奏了古曲《六幺》,希望以此为病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
音乐的力量:心灵的慰藉
华宁在听到张心怡的演奏后,心态有了极大的转变。她表示:“我何德何能,住在重症监护室还能听到如此美妙的音乐。”音乐使她放松,让她能更平静地面对病情和治疗。
黄曼表示,医院每个单间都可以播放音乐,但在病房里进行现场演奏还是首次。这种方式不仅为病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也增进了医患之间的信任。
如今,华宁与医护人员配合得更加紧密,积极地等待着心脏供体的出现。张心怡的演奏为华宁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此事件引起了医院与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病患与医护人员表示,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强大的心灵疗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