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适合学心理学 40岁转行心理咨询师


近几年,伴随着环境的变迁,人们普遍感受到了种种复杂的情绪,其中包括不开心、焦虑、抑郁以及迷茫等。相较于欧美的人们,我们似乎并不那么倾向于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暂且抛开心理医生服务费用的因素)

原因一:缺乏共情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式的建议,而少了对人情感深层次的理解。这种氛围让人觉得就像是被机器人或是缺乏人情味的人在指导。

原因二:令人倍感压抑。求助于心理咨询本应是寻求解的过程,但却反而觉得像是在寻找能够爆发的负能量之源。

观察体验三:刚刚离开心理医生诊所,却发现周围的人似乎都知道了你的情况。这种被广泛知晓的感觉,让人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观察体验四:你谈论的问题,我可能会从另一个角度给出观点,就像是在即兴参与一场辩论赛。

A表示:最近感觉精神疲惫,正在考虑是否应该暂时休息一下。

医生回答:工作为重,不能轻易休息。我们这里无法开具病假条,否则会受到企业方面的投诉。你必须继续工作,否则会牵涉到许多其他问题。你应该尽快回到岗位上。

B表示:希望远离家庭环境。

某医生回应:你并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C表示:感觉自己似乎被某种方式所影响,有些控的迹象。

另一位医生问:你是不是过于敏感,思考得太多?

这样的对话,真的符合我们的“人话”吗?

心理科与精神科的体验常被形容为:仿佛刚进入一个地方就被告知“你已经做得够好了”,然后被催促离开(宝宝你已经做的很棒了,现在给我滚吧)。这种匆忙的体验让人感到困惑。

事实上,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一些重要的特质。如果你的咨询师没有做到以下几点中的任何一点,那么你可以考虑寻找新的咨询师:

1. 咨询师能够理解并接受真实的你。

2. 咨询师了解你的目标并协助你实现它们。

3. 当你取得进步时,能得到适当的反馈和鼓励。

4. 咨询师鼓励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你能感受到咨询师对你的真诚喜欢(并非基于爱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