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群玉山头见 若非群玉山头见下一句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赫赫有名的“四大”犹如璀璨的明珠,在文人墨客的心中闪耀,代表着古代女子的美貌巅峰。

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玉环,这四位各自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赞美的诗文。后世常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而这正是对她们的最好描述。

自古英雄爱,尤其对这“四大”更是情有独钟。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来赞美她们,就连诗仙李白也不例外。

在李白的创作宝库中,有一首写得尤为肉麻的诗作,全篇将杨贵妃的美貌描绘得如仙如幻,其中两句更是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句。

杨玉环生于公元719年,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她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展现出对音律和舞蹈的天赋。十五岁时,她已精通琵琶,容貌惊人,音律舞蹈造诣极高。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曾称赞她:“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这便是描述了杨玉环的非凡魅力。

开元(734年),杨玉环与寿王李瑁一见钟情,喜结良缘。然而三年后,因缘际会,她被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她的得势之路。

天宝二年(743年),杨玉环已成为玄宗身边的尊贵贵妃。玄宗对她宠爱有加,一日宫中牡丹盛开,玄宗为赏名花、对妃子,召来了博学多识的李白,希望能有新的乐词以应此景。

此时的李白,虽已四十三岁,且仕途坎坷,但他的豪迈洒脱不减当年。他纵然不屑于写诗文去讨好皇帝,但酒后的他,诗兴大发,眼中只有诗篇。

于是,《清平调》三首应运而生。这三首诗层层递进,极力赞美杨贵妃的美貌,令玄宗拍手叫绝。

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此句以云和花为喻,将杨贵妃的衣裳和容颜描绘得如云如花般。“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更是用神话中的仙境来衬托她的美貌。

第二首则以楚王神女和汉王飞燕的故事来抑古尊今,进一步夸赞杨贵妃的美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以及“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都是对她美貌的赞颂。

第三首回归现实,点明连春风都要嫉恨玄宗对杨贵妃的拥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以及“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更是突显了她的魅力。

这三首《清平调》互相关联,后世称其一为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诗。其中“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用“想”字巧妙地将杨贵妃的衣裳比作霓裳羽衣,面容宛若牡丹动人。而“春风拂槛露华浓”则更加突显了她的美貌。

杜甫曾评价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恰恰体现了李白一心投入诗歌创作的精神。而《清平调》其一更是在诗歌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广泛流传,成为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