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 念奴娇抒发了什么情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乃宋代大文豪苏轼之豪放词作之佼佼者。
其创作背景深植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的第二年。其间,他的人生经历与心境变化赋予了这首词丰富的内涵。
一晚,有一位名叫李委的才子,带着酒菜与小船,与苏轼深夜同游赤鼻矶。李委擅长吹笛,其笛声引得大鱼环绕船周游,鹘鸟亦被惊飞。而苏轼则观赏江面美景,畅谈赤壁古战场的往事。
面对江面美景与赤壁古战场的遗迹,苏轼不禁怀念起那些英勇的战士和曾经的辉煌岁月。对比周瑜的雄姿英发、年少有为,以及他在谈笑间就能烧毁曹操千百艘大船的英勇事迹,苏轼却早已白发斑斑,功名未就。这种强烈的对比使他发出壮志未酬的深深叹息。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主要描写江面壮美的景色,如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等,而其中隐约可见的军事营垒据说是三国周瑜赤壁之战的遗迹。这些景象为下阕的怀古之情做了铺垫。
下阕则主要表达怀古之情。苏轼想象着周瑜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样子,以及他在谈笑间就能将敌军消灭的英勇事迹。而自己却因去官遭贬、功业未建而早生华发,不禁感叹人生如梦。在这样的情境下,他选择了与月对饮,或许这样可以稍减他心中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