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值是什么意思 峰值是最大值吗


对于跑步爱好者而言,跑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一话题,我们特邀南京体育学院的资深副教授、知名跑步教练戴剑松老师,来为我们解析:跑者在锻炼跑姿时,应该关注哪些关键指标。

在跑步技术中,触地峰值和冲击负载率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们能够精确反映着地技巧和受力状况,是评估跑姿质量及预测运动损伤风险的重要依据。

跑步过程中,损伤的产生往往源于多种因素。除了过量的跑步里程、不科学的体重管理、肌肉力量不足以及恢复不充分等原因外,关节所承受的累积性应力超过其承受极限也是导致损伤的重要原因。当跑步者着地时,身体会遭遇地面的反作用力,这一力道随后会轻微减弱,并在蹬伸动作后再次增强。例如,华为的运动穿戴设备就能捕捉到触地峰值,特别是第一和第二峰值力的最大值。该值越小,代表着地面冲击的缓冲效果越佳。

进一步解析,冲击负载率是通过计算着地冲击峰值的20%至80%之间垂直地面反作用力曲线的平均斜率得出的。斜率越大,意味着冲击负载率越高,相应的,跑者面临的运动损伤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跑步速度与触地峰值呈正比关系,速度越快,触地时所受的峰值力也会相应增大。良好的跑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触地峰值及冲击负载率。具体而言,正确的着地方式应将着地点靠近身体重心,并保持膝关节的适度弯曲;通过加快步频、减少腾空高度来降低落地时的冲击力;前脚掌着地的方式虽然对小腿肌肉有更高要求,但能够有效提升跑步效率及减少能量消耗。

强大的肌肉力量同样不可或缺。肌肉的吸能缓冲作用在跑步过程中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跑步效率、减少能量损耗,更能够降低跑步过程现损伤的概率,使跑者能够跑得更远、更久。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跑者并未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他们无法实时了解自己的跑步状态,这往往导致跑步效率下降,不良的跑步姿势和训练方法还可能增加运动中损伤的风险。借助专家的指导,了解并改善跑姿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