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寓意 亡羊补牢的寓言道理
今日,我们迎来了另一个成语故事的篇章。
此故事源自古代的《战国策》。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庄辛。某日,他对楚襄王言明:“君王宫中,左右皆为之士,然大事却鲜有问津。如此沉溺于奢侈淫乐之中,郢都(楚国都城)之危,已然隐隐浮现。”
襄王听后,心中不悦,怒道:“尔何故以此等恶意之言扰我?岂有惑众之心?”
庄辛则泰然自若地回应:“我非有意恐慌,实乃深感局势之严峻。若君王继续信任那几人,楚国之,恐将不远。若君王不信,许我暂避赵国,且看未来如何。”
庄辛至赵国仅五个月余,秦军果然出兵侵楚。襄王至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方觉庄辛之言不虚。于是急忙派人寻回庄辛,询问对策。
庄辛诚心诚意地表示:“我曾听闻,看到兔子方才想起猎犬之用,虽迟未晚;羊群已散才修补羊圈,仍有挽回之机……”这便流传下了“亡羊补牢”的成语,意在表达:事情发生错误后,若能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仍有机会挽回。
比如一位事业家,因对事态的错误判断而轻举妄动,陷入了失败的深渊。但他并未灰心丧气,而是重新审视情况,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他选择“亡羊补牢”,重新开始,依然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