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名是什么意思 怎么理解曲牌名
新华社北京六月的讯息(记者罗鑫)
在6月12日上午10时,北京市二环胡同里的一座古刹——智化寺,悠扬的古乐准时响起,笛声、管声、笙声、云锣声、鼓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体验。
这种引人入胜的古乐,被尊称为“古乐活化石”的智化寺京音乐。它源自明清时期,是北京地区的传统音乐,集结了宫廷、佛教和民间音乐的精华,与西安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等一同成为的重要古乐之一。
在端午节假期第一天,智化寺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智化寺在假期期间延长了开放时间,每晚7时还将有一场精彩的展演。
经过代代相传,智化寺京音乐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传承至第二十七代。胡庆学,48岁的他,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级非遗传承人。
胡庆学来自河北固安县屈家营村,自幼便开始学习当地的传统音乐——屈家营音乐。因与智化寺京音乐有诸多相似之处,他受邀至智化寺进行展演,并随后跟随智化寺第二十六代传承人学习智化寺京音乐。
胡庆学介绍道,智化寺京音乐使用的工尺谱是一种传统的记谱法。这与通用的五线谱相比更为抽象,需要师徒之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这种方式的坚持和努力让他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
在寒冷的冬天里,即使笛筒吹出的热气凝结成冰柱子,胡庆学也从未放弃过练习。他与其他同乡的艺人一起拜僧人学艺,虽未出家为僧,但对智化寺京音乐的热爱与坚持却始终未变。
后来因经费问题,胡庆学离开了智化寺从事其他职业。然而他内心的眷恋和对智化寺京音乐的传承始终无法释怀。幸运的是,随着北京市对智化寺京音乐的保护与支持力度加大,胡庆学再次回到智化寺,继续他的演奏与传承之路。
2006年,智化寺京音乐正式成为首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多年来,智化寺的传承人一直在不懈努力地发掘、保护、并传播这份珍贵的艺术遗产。除了演出之外,他们还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等宣传活动及网上传播渠道。
在胡庆学的带领下,甚至开通了快手账号进行直播互动和推广。如今已有超过5万粉丝关注并支持他们的工作。
胡庆学表示,虽然他已是级非遗传承人,但智化寺京音乐的艺术价值仍深不可测。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份传承的队伍中,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古乐活化石”。
端午节期间智化寺的古乐展演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受访者供图)他们不仅在国内演出,还走出国门到英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展示其魅力。同时他们还走进北京的中小学教孩子们感受这份古朴典雅的音乐文化。
智化寺京音乐的曲谱种类繁多现存的十余套曲谱中除去重复的曲牌名外共有205首单独演奏的曲牌和连缀演奏的曲牌。现今他们已成功复原了部分失传的曲牌让这份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除了演出和复原工作外他们还致力于推广手工制作的古乐器和相关文创产品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感受到这份古乐的魅力所在。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智化寺京音乐的关注度逐年上升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小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