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公式总结 动能定理表达公式


1.物体动能的改变量与合外力所做的功相等,这是一个物理定律。具体来说: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这里的“力”指的是合力,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物体可以执行直线运动,也可以执行曲线运动。

等式左边代表合外力所做的功,而等式右边则表示动能的变化量。这两者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单位也相同。动能的变化完全由合外力做功引起。

4.根据物理规律,动能定理公式是一个标量式,它不能在分方向上使用。

典型问题示例:

例1:(2021年安徽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期末考)假设一名运动员从10米高的跳台跳下,若水的平均阻力约为其重力的3倍,为确保运动员安全,估算池水至少要多深(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选项:A. 5米 B. 3米 C. 其他选项

例2:(2021年安徽安庆九一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题)一个物体以6J的初动能从A点沿AB圆弧下B点,其动能仍为6J。若该物体以8J的初动能从A点沿同一路线B点,求其到达B点时的动能。

答案选项:A. 小于8J B. 等于8J C. 其他选项

例3:(2020年广东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考)一个质量为25kg的小孩从高2m的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m/s。试分析力对小孩所做的功。

正确答案选项:A. 重力做功500J; B. 合外力做功50J; 其他选项(C和D)

解题思路与答案解析:

对于上述例题,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动能定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物理学习中,掌握并灵活运用动能定理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每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各个力的做功情况,然后根据动能定理列出等式进行求解。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选择题的答案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力的做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