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例子 5个工匠精神事例简短


匠心筑梦,技能铸就人生——五位工匠的奋斗纪实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技能大奖得主、全国技术能手等在28日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分享了他们的奋斗经历和培育经验。

坚守之路,马小光的数控铣工之路

马小光,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控铣工和首席技师。他回忆道:“当分厂引入第一台数控铣床时,我们夜以继日地学习计算机绘图和操作。”他以不懈追求和对工作的热爱,勾勒出他的人生轨迹。

在长达五年的职业生涯中,马小光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在两周内完成了过去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复杂平衡器模具加工。

经过的努力,他完成了数百项研制任务,取得了二十多项工艺创新成果,并获得了十项专利。他自豪地说:“为能够为重大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无比骄傲。”

坚韧与热情,魏凤云的船舶电焊生涯

魏凤云,船舶集团沪东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船舶电焊工和高级技师。面对艰难的焊接环境和繁重的工作负担,她选择了坚持。

她坦言:“我曾想过放弃,但想到船东的认可,我就坚定了继续前行的决心。”她以苦为乐,将身上的伤疤视为“烫出的项链”。

自1996年加入工作以来,她获得三项授权专利,大大提高了船舶焊接的质量和效率。每当看到自己焊接的船舶成功交付并驶向大海时,她内心充满成就感。

钻研与精进,郑志明的工匠之路

郑志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钳工和特级技师。他以“不服输”的精神,将每一个问题和困难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一次,为了消除汽车噪音,他通过技术攻关,将加工设备的误差缩小到仅0.002毫米,这是头发丝的四十分之一。他表示:“只有设备精度高于零件精度,才能保证零件的品质。”

他带领团队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微型汽车后桥全自动化焊接生产线,以实际行动证明技术的实力。

创新之美,李辉的继电保护工作

李辉,南方电网昆明供电局的继电保护员和特级技师。他对工作充满热爱与欣赏。

他表示:“我所从事的继电保护专业,需要在百分之一秒内完成复杂的电气量检测、计算和逻辑判断。”他善于发现工作中的“专业之美”,并带领团队完成多项技术攻关和专利。

教育引领未来,靳柯娟的职业教育探索

靳柯娟,安徽阜阳技师学院院长。多年来致力于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发展。

她表示:“学院的做法围绕三个‘转’: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院逐步探索出“四像”办学模式,为企业解决了用人问题,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能人才。

学院从每年招生到如今每年招生五以上,从社会不认可到毕业生被各大企业争抢,实现了华丽转身。

无数工匠的奋斗与接续书写

在众多“大国工匠”的不懈努力中,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故事仍在不断接续书写。每一段奋斗的经历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成就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