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朗诵的散文3分钟 播音稿件女生朗诵大气


笔触纸短,情意长流

朗诵/

时光如流,岁月的痕迹已经淡去了邮箱中寄出的最后一封信的具体时间,那枚邮票的价值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那份将信件小心翼翼投入邮箱的与期待,那份“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担忧与激动,仍深深地留在记忆中。等待后的期待、到来后的欣喜,这些情感在记忆里仍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如今的你我,是否还保留着写一封信的冲动?是否也像我一样怀念那“车马邮件都慢”的岁月?是否还能感受到那些陈年往事所留下的岁月馨香?

书信是历史的低语者,从文化的长河中缓缓道来。

“青鸟不传云外信”与“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两句诗,一句满怀愁思,一句充满怀旧之情。而书信,作为传递情感的媒介,拥有众多美丽的称谓:鸿雁、锦鲤、彩云,还有札、素、笺、函、尺牍、八行书等。每一个称谓都强调了它“传递”和“铭记”的作用,而这些都围绕着一份情感的传递——那就是“情”。

打开书信的长卷,温情与气息扑面而来。这份长卷里写满了忠诚与真挚,豪情与柔情。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用生命书写情感,林觉民的《与妻书》则用情感书写生命。这些先哲的书信,无论是刻在简牍上还是写在帛锦上,都因动人的情感而被后人铭记。正如英国作家萧伯纳所说,方正的信笺上承载着的是光荣、美丽、真理、知识、美德和永恒的爱。

书信与当今流行的微信、短信相比,显得温厚而古老。微信短信虽然方便快捷,但往往抛弃了宝贵的情感。久而久之,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交流便显得冷漠和疏离。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书信是“最温柔的艺术”。虽然古老、笨拙、缓慢,但它有个性,有专属性。它和“真情”、“素心”紧密相连。它是花瓣的怒放与陨落,留下的是花的馨香和筋骨。

在那个“与影晤言”的时代,“见字如面”是书信的独特表达。这四个字里包千古墨香、字体和笔迹的温暖。一封信,寄托了牵挂和怀想,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洁白丝线。

常常想象那个黄昏或寒夜。灯光下,你的脸庞清秀明亮,双眸如水清澈。透过那淡淡的纸香,仿佛能感受到你上扬的嘴角和怦怦的心跳。你的快乐和忧伤,都通过信里的字眼传递给我。

被一封信触动的人,会精心挑选信纸和信封的装饰。情到深处,甚至会随信寄去一张照片。这些细节都充满了情感的交流与传递。

我时常思考,这些与书信有关的美丽章节,是否是时光编织的遥远童话?如果是的话,那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童话里的主角。我们从过去的日子走来,带着对真善美的和对坚贞忠诚的追求。

随着时光流逝,尘封的往事逐渐成为我们梦中的珍宝。此时此刻,我们是否还能用笔墨再写一封长书,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追忆?

时光如水不可留,岁月如梦不可追。人间至真至纯的情感却铭刻在书信的字里行间。那些封存已久的书信是我们岁月里最珍贵的礼物。

我时常困惑于那些封存已久的信件在未来该如何安放。我不想让它们像流逝的光阴一样只留下影子而不留光华。我会珍视这些岁月赠予的礼物,在美好的过往里守望幸福与真情。

“纸短情长”这四个字蕴深深的情感。它是写信人真挚的情感表达也是收信人心海里的感动与欣慰。

于是我想再次铺开纯白的信纸写一封长长的信给自己那颗纯净透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