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形式有哪些_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有哪些


文学中思想的展现方式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仔细探究一番,大致可归结为两种方式——戏剧化呈现与言说式表达。

“戏剧化”是通过人物间的互动反应来体现思想,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动机,就如同静水深流,汇聚成多层次的思想内涵。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正是建立在这样的文学观念之上,他的小说中充满了生活场景的对白,犹如戏剧剧本一般,深入挖掘人物心理,展现思想。

马尔克斯也是“戏剧化”的拥趸之一。他在青年时期便受到哥伦比亚文坛前辈的指点,研读古希腊戏剧大师索福克罗斯的剧本,深受其命运悲剧的探究影响。马尔克斯理解了命运的不可打破性,创作出《百年孤独》。索福克罗斯对马尔克斯的影响,便是用戏剧的方式将思想生动地展现出来。

人们常说马尔克斯是感官型作家,注重通过感官体验来描绘人物行动,而忽视了思想性的表达。但这正是建立在马尔克斯的文学观念之上的,他坚信“戏剧化”是表现思想的有效途径。

那么,“演说式”又是怎样的呢?其实早在数千年前的,便有了“言志”的表述。在春秋时期的宴会上,国君们通过念诵诗歌来表达个人真实动机,彼此在一唱一和间传递了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方式后来成为与文人表达个人思想的主流方式。

在小说中,“演说式”的表达方式虽然不如“戏剧化”那样富于变化,但也有其独特之处。如《悲惨世界》中卞福汝与冉阿让的辩论,《卡拉马佐夫兄弟》里伊万与阿廖沙的辩论,这些都是基于作家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如果作家自身没有足够的见地,却强行使用这种方法,就会像《遥远的救世主》那样,思想表达显得刻意和故作高深。

虽然“演说式”的思想表达方式产生了许多经典之作,但为何在莫言看来却一无是处呢?我认为是因为不恰当地使用“演说式”会限制小说的无限可能性。纯文学小说的法则中,无限性是不可或缺的一条。在有限的文本中创造出无限的含义,这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必然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