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寓意是什么_守株待兔的简短小故事


成语背后的故事:守株待兔。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宋国,有一位农夫,他的生活节奏随着太阳的起落而变化。他每日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某日,他正在田间劳作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他迅速转头,发现一只野兔因找不到出路,撞在了田边的一棵树桩上,随即不省人事。

这突如其来的好事让农夫喜出望外,他急忙丢下锄头,快步走向树桩。他手捧着肥硕的兔子,内心充满欢喜。他心想,如果每天都能有这样的好运,那他便无需再辛苦耕种。当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兔肉大餐。

这顿大餐并没有让农夫满足于现状。他躺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如果每天都有野兔撞死在他面前,那么他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地种地了。这个想法让他兴奋得无法入眠。

从此以后,农夫对耕种失去了热情。他每天早早地来到田边,坐在树桩旁,目光紧紧地盯着四周,期待着下一只野兔的出现。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田地因为无人照料,逐渐被杂草侵占,变得荒芜。农夫仍然坚持等待,坚信好运会再次降临。

村子里的人们看到他的执迷不悟,纷纷前来劝说。他们告诉他不要再等待这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应该回去耕种自己的土地,否则他将面临饥饿的威胁。农夫已经听不进去任何劝告,他坚信只要他坚持等待下去,就一定能够再次捡到野兔。

寒冷的冬天终于来临,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吹过田野。农夫并没有再捡到一只野兔。相反,他的田地因为长期荒废而颗粒无收。看着空荡荡的粮仓和饥寒交迫的自己,农夫瘫坐在地上,悔恨的泪水涌上眼眶。这时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辛勤的努力和付出就不会有收获只依赖偶然的机会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