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环未来十年就业前景_建环专业是天坑吗


经过漫长的等待,高考录取结果终于揭晓,显示为“土木类”。

那一刻,黄小芳的第一反应是“麻木”。这不仅是因为她未能如愿进入心仪的建筑学专业,更因为她回想起高中心理老师提到的上一届学姐的经历,她曾被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后追悔莫及。

对于父母来说,听到这个结果后,他们沉默了很长时间。他们内心对于女儿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也感到迷茫。

如今,不少学生和家长似乎对“土木专业”产生了“色变”的情绪。根据教育在线发布的《2023高招调查报告》,全国范围内大部分高校土木专业的分数出现了明显的滑坡。

具体来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人数从2020届的432人下降到2025届的324人,降幅达25%。而在长沙理工大学公布的转专业数据中,土木工程学院转出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这些变化都反映出土木专业的现状和前景并不乐观。

面对这样的局面,黄小芳只能选择服从。她姐姐安慰她,“(考不上建筑去读土木)没什么大不了”,先走一步看一步。黄小芳成为了广州大学21级土木大类的新生。

入学后,她发现身边很多同学都是被调剂到土木专业的,主动选择这个专业的人相对较少。她感觉到专业确实呈整体下滑的趋势,需求、岗位在减少,待遇在下降。

在她的同学中,也有一些人选择了积极应对。例如,方敏慧在求学期间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好准备。易林居则更加专注于专业内的研究,尝试探索新的方向。

对于黄小芳来说,她在土木大类的专业分流中选择了建环专业,开始尝试充实自己。她虽然对专业的未来发展有所疑虑,但仍然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学习和实践。

方敏慧则更加勇敢地尝试跨界发展。她原本计划成为一名注册岩土工程师,但在求职过程中发现更多可能性。她投递了多个不同行业的简历,包括银行管培、商业地产等。虽然最终她选择回到基层工作,但她始终保持着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

易林居则更加专注于专业内的研究。他发现虽然土木专业整体上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但仍然存在许多机会和可能性。他通过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看到了即使是在看似冷门或困难的领域中仍然存在着希望和机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无论身处哪个行业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不断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结语

无论是留在土木行业还是走向其他领域黄小芳、方敏慧和易林居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未来的可能性。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不断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值此之际我们要向所有在各个领域中努力的人们致以敬意无论你们身处哪个行业都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着贡献。

值班主编 | 黄茗婷

排版 | 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