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放学归来早全诗_儿童上学早归来早忙趁
乡村风光
农历二月,春意盎然,青草逐渐茂盛,黄莺在空中翩翩起舞。轻拂堤岸的杨柳,仿佛沉醉在春天的气息中。
在这宁静的乡村,孩子们总是充满活力。他们早早地结束学业,迫不及待地想要利用东风放飞风筝。村里的孩子们在这样的大好春光中,欢声笑语,生机勃勃。
这里的村居,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杨柳枝条轻拂堤岸,宛如抚摸的双手,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春天水泽和草木蒸发的雾气,营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氛围。
孩子们放学后,急切地回家,想要趁着东风放飞纸鸢。纸鸢在蓝天中翱翔,象征着希望和梦想。这种天人合一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事实上,这种将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背景误置于高鼎的《村居》之上的情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时有发生。这可能是由于两首诗都描写了乡村生活和儿童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将它们相提并论。
根据《拙吾诗文稿》的记载,高鼎的这首诗作于同治二年春。当时,三十六岁的他正在宁波乡间教书,远离了战火的纷扰。这首诗描绘了宁波乡间春天的盎然春意和童真童趣。
这首描绘春天风光的小诗,是诗人闲居农村时的即景之作。它生动地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景色,把“草长莺飞”写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气息。
“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通过拟人的手法,将静止的杨柳写得灵动起来。柳条轻轻摆动,仿佛在烟雾中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让人陶醉其中。
诗的后两句写到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早,趁着东风放飞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为春天增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整首诗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
《村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它不仅描绘了春天的大自然和农村的风景,还写出了人们在大好春光中的活动。这首诗用词洗练、明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人以轻松、美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