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雁归来_似曾相识最经典的一句
浣溪沙,一个美丽的词牌名,源自唐朝的教坊曲。这个词牌的作品,通常以六句四十二个字的形式呈现,与唐诗的格律相比,它更像是一种介于七言绝句和律诗之间的特殊形式。
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巨匠们,如唐人之后,宋时的文人们开始对诗歌的形式进行创新,浣溪沙便是这种创新的一个产物。据说,它的来历与春秋时期的西施有关,充满了古时的神话色彩。
浣溪沙下的佳作多以哀怨闲愁为主,是宋词婉约派常用的词牌。其中,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和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作品,都是该词牌的代表。晏殊,这位历史上不多见的太平宰相,尤为喜欢用浣溪沙作词。
晏殊,赵宋时期的和文学家。他的人生仕途主要发生在宋仁宗朝,并且一度拜相。宋仁宗时期,稳定,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全面呈现发展态势,晏殊便身处此背景中。他的人生虽未有过突出的历史政绩,但在文人中享有超高地位。
晏殊的诗歌作品多表现诗情酒意的生活和闲情逸致,语言婉丽,体现了闲愁情绪。他的词有些许“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但他的名句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已被世人所知晓。
珍惜眼前人,是我们常听到的规劝话术。这句话较早出自唐代文学家元稹的《莺莺传》,后被收入《太平广记》中。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便是依照此故事改编而来。
晏殊的《浣溪沙》中“怜取眼前人”与我们常说的珍惜眼前人寓意有点差异。他的词中的意思,是劝告身边的人及时行乐、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这与他的人生态度有消极的一面也有务实的一面,他追求的是潇洒的活在当下。
除了爱情中的“怜取眼前人”,晏殊的其他《浣溪沙》作品也展现了他的富贵闲愁。如《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便是他的闺怨佳作,描写女子的语言清丽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