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翻译和原文_卖炭翁全文翻译和注释


《卖炭翁》 诗篇之妙,出自白居易

一位卖炭的老翁,于南山之中伐薪烧炭。

其容颜染上烟火的尘灰色彩,岁月在其两鬓留下了痕迹,十指沾染了炭黑。

老翁卖炭得钱,以购衣裳充饥食。

他身着的单薄衣衫与心忧炭价低廉的忧虑成反比,宁愿天寒来保持炭的价格。

城外的一个雪夜,尺雪覆盖了地面,黎明时他驱使着炭车碾过冰冻的车辙。

疲惫中,牛困人饥,太阳已经高升,老翁在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翩翩两骑来此何人?乃是黄衣使者与白衫。

他们手持文书口称,回车后叱喝着牛向北驶去。

一车千余斤的炭,被官使驱赶着前行,老翁心中虽有不舍却无可奈何。

最终,仅以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绢系在牛头上,作为炭的价钱。

[注释简述]

1. 辙:车辆的痕迹,此处指冰辙。

2.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3. 系:此处为系上、绑上的意思。

[诗篇评析]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中的一曲悲歌。诗人以卖炭翁的遭遇为引子,巧妙地揭示了“宫市”的实质。这首诗没有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态度,却在矛盾冲突的中留下深深的思考空间。它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实为情理之必然。

诗人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其作品常反映社会现象并富有深刻意义。他曾历任多地,生活阅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