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涨价_摩拜哪一年倒闭的


“共享单车价格调整之景”。刘占昆 摄

昨日,哈啰单车作出了涨价声明,续小蓝单车和摩拜单车之后,正式迈入涨价的共享单车企业行列。市场分析专家表示,此番在春意盎然、单车出行需求高峰时期涨价的举措,背后隐藏着资本撤离后的企业盈利焦虑。

哈啰单车价格调整公告

自今年4月15日起,哈啰单车在北京地区将实施新的计费:每骑行15分钟将收取1元费用,即骑行一小时的费用将增至4元,是原先的两倍。

对于持有单车月卡的用户,在月卡有效期间,前两小时的骑行将是免费的,超出部分则按照新的计费标准进行收费;而磁卡用户则享受首小时免费的,超过后同样按照新规则计费。

此前,哈啰单车的计费规则是每30分钟1元,不足30分钟也按此金额收费,因此骑行一小时的实际费用为2元。

小蓝与摩拜先行一步

而自2019年3月21日起,小蓝单车已开始执行新的计费制度:每骑行15分钟需支付1元起步价,超出部分则每15分钟加收0.5元。

紧随其后的是摩拜单车,其在3月29日宣布自4月8日起在北京实施新的计费策略:骑行15分钟以内收费1元,超过部分每15分钟加收0.5元。根据新规则,骑行一小时的费用同样为2.5元。

摩拜表示此举旨在确保公司的健康与持续运营,以继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给用户。

过去,摩拜等单车品牌采取的是分段计费方式:不同类型的车型在每30分钟的费用上有所不同,但一般骑行一小时的费用在1至2元之间。

资本压力下的盈利追求

互联网行业专家罗超指出:“当前行业竞争已趋缓,共享单车企业不再依赖大规模补贴来吸引用户。市场上主要的玩家如摩拜等已基本稳定。”他进一步解释说:“企业有强烈的盈利动机是因为融资环境变得严峻。在资本市场的寒冬中,不能再继续烧钱。”

另一位行业分析师张江健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这不仅是市场行为,更是资本压力的体现。”他提到过去共享单车依赖资本投入进行补贴用户以争夺市场份额的模式已不可持续。随着资本的撤离,许多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倒闭。

张江健还指出:“共享单车的涨价趋势是行业‘跟风’的结果。由于缺乏新的资本投入,共享单车企业只能通过提高前端收入来维持运营。”

用户骑行多以短途为主

那么用户是否会接受这样的涨价幅度呢?罗超表示:“一般用户的骑行需求主要集中在短途出行。”考虑到共享单车的计费以15分钟为单位,这样的计价方式符合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他解释说用户可以接受一定的涨价幅度因为共享单车比乘坐公交车更为便捷且相对便宜。

张江健亦认为:“从用户的角度看低价导致了街上大量废旧无人维护的单车。适当的涨价能换取更好的用车体验这是大部分用户可以理解的。”

然而共享单车单纯依靠涨价就能实现盈利吗?罗超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涨价是手段之一但要想真正实现盈利还需精细化运营提高单车使用寿命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需要监管部门的支持和用户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