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的前一句是什么_古诗月亮的古诗
夜鼓响行人寂,秋风传来孤雁声。
今夜白露临,月光似乎更照心。在这季节变换之时,四火连天,杜甫与他的弟弟们也各奔东西。他心中挂念,只能在这月夜里寄托思念,希望月光能传达他的情感。
诗的题目虽为月夜,但诗人并未直接从月夜写起。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开篇即展现出清秋的萧瑟景象。戍楼的鼓声让行人止步,天边孤雁的鸣叫更添寂寥。这荒凉的边塞更显得冷落沉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句既描绘了景色,又点明了时节。白露盈盈的今夜,清寒之意顿生。虽然天上的月亮普照众生,无分彼此,但诗人却觉得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更近心间。
这并非因故乡之月别样明亮,而是诗人深切地思念起了故乡的人与景。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光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不由得想起了分散各地的兄弟姐妹。战乱之下,各自流离失所,即便再怎么挂念担忧,也难以得知他们的消息。
此句情感真挚,令人为之动容。这并非仅是诗人的经历,更是安史之乱中的普遍遭遇。
“书信难通达,战火犹未休”,尾联继续抒发诗人的内心忧虑。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日里寄信尚且经常无法送达,更何况现在战事未平,生死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