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上一句_季羡林《月是故乡明》原文
思乡之情,如月般皎洁,成为我时常的体验。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每个故乡都有一轮明月。人们对自己的故乡之月总是情有独钟。大概情况就是这样。
若只有孤零零的一轮明月,未免显得有些孤独。在古代的诗文中,月亮常常伴以山川作为衬托。最常见的莫过于山与水,如“山高月小”、“三潭映月”等等,数不胜数。
我生于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儿时未曾见过山,更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个壮硕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威风凛凛。后来到了济南,方知山的真容,原来是如此壮丽!在我的故乡,望月时我从未与山产生联系。正如苏东坡所言“月出于东山之上”,这样的景象在我这里是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甚是丰富。
几个大苇坑占据了小村的大部分面积。在我孩童的眼中,虽然无法与洞庭湖的“八月湖水平”相提并论,但也有着一种烟波浩渺的气势。夏日黄昏后,我躺在场子里的地上,数着天上的星星。
有时在古柳下点燃篝火,摇动树枝,成群的知了便会飞落下来,比白天用麦粒粘贴容易得多。我每晚都乐此不疲,期待着黄昏的早日来临。
更晚些时候,我走到苇坑边,抬头看到空中一轮明月,清辉四溢,与水中的月亮交相辉映。当时虽然我还未懂诗情画意,却也觉得心中有什么在萌动。有时在坑边玩耍很久才回家睡觉。梦中见到两个月亮重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透亮。
尽管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但离乡背井后便开始漂泊天涯。
在济南、北京、欧洲等地度过的日子里,我曾到过近三十个,看过各种各样的月亮。在莱茫湖、非洲大沙漠、大海、高山上……这些地方的月亮都是绝美的。但无论我身处何方,总会想起故乡苇坑上空和水中那个小月亮。
相比之下,我觉得世界各地的月亮都无以匹敌我那心爱的小月亮。即使我远离故乡数万里,我的心也会立刻飞回那里。
我的小月亮啊,我永远难以忘怀你!
如今我已年近耄耋之年,居住在风景秀丽的朗润园内。这里的绿水环绕着土山和修竹茂林。虽然风光绝妙,但每当我想起我的故乡和那里的月亮时,仍会心生感慨。
朗润园有山有水有树有鸟有花。每当望夜之际,一轮明月高悬空中,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这种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在我心中,每当此时总会浮现出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思乡之情如病魔般缠绕着我。它既有追忆的甜蜜又有惆怅的苦涩。它包留恋和惋惜。时光如流水般逝去不再回头。在这微苦中却也蕴甜蜜。
月是故乡明啊!我何时才能再次看到故乡的月亮呢?我怅然望着南方的天空心飞向了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