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的经典事例_居安思危事例


【释义】

在平静安稳的环境中,人们仍需保持警觉,预见可能出现的危险。这表示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的意外事件。

【出处】

这句话源自《左传·襄公十一年》中的一句古语:“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它被广泛传颂,成为警示人们的箴言。

【相关故事】

春秋时期,郑国遭遇了十二国的联合。在慌乱之中,郑国向晋国求和,并得到了晋国的同意。为了表达感激,郑国向晋国赠送了大量的礼物。晋国国君晋悼公收到了这些礼物后,对功臣魏绛进行了分赠。

魏绛却婉拒了分赠,并提醒晋悼公在享受安乐的不要忘记仍有许多事务需要处理。《书经》中的那句古语“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一思想。魏绛的远见卓识和真诚规劝使晋悼公深受感动,晋悼公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对魏绛的敬重也由此加深。

【哲学寓意】

1. 在特定条件下,对立的双方可以进行转化。这意味着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我们应当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

2. 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告诫我们应当以动态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不断适应和应对变化。

3. 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这表明任何事物都存在内在的矛盾性,我们需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4. 在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时,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意味着我们要全面地分析问题,既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也看到问题的消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