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的作者_所见作者怎么成袁枚了
“牧童骑黄牛,歌声响彻林中。追寻蝉鸣处,立时安静无声。”
袁枚,在康熙五十五年的浙江杭州降生,自幼聪慧好学。年仅12岁时就已考取秀才,23岁更是高中进士,于翰林院任职三年庶吉士。后因满文不达标,被调至沭阳任知县,为政七年。初至任所,面对横行、百姓困苦的境况,他果断开仓赈灾,恢复农业发展,并每日处理诉讼,勤于政务,心系百姓生计。因其正直品性及对倾轧的不满,袁枚在33岁那年毅然辞官,追求心中理想的生活。
在江宁小仓山下,有一座名为“隋园”的庭院。此园历史悠久,据传曾是曹雪芹的居所,也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蓝本。袁枚在任知县时发现了这个宝地,辞官后便将其购入。虽仅花费三百两银子,但因隋园已荒废多年,景象荒芜。袁枚仍重整园景,并将其改名为“随园”,意为随性而为。这一改名也体现了他的价值追求与文学主张。
袁枚在随园的日子里,过上了饮酒赋诗、绘画品茗的逍遥生活。他常在园中举办宴会,甚至拆除围墙,任人游览。在为官期间,他结交了众多知名人士,宴请常达五百人之多。他的开销巨大,令人好奇他的经济来源。原来,袁枚广收学生,开设课堂教授文学,所收学生多为富贵人家子弟,学费不菲。他还购买了大量土地并出租,每年的租金足以维持他的生活。
除了文学造诣,袁枚在生活中的思想也颇为超前。他收了不少女弟子为徒,甚至被传与其中多位女弟子关系暧昧。他不拘一格,带领女弟子们写诗作文,为女性争取权益,反对对女性的束缚。他在文坛上颇有名气,也因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成为文坛首富。
袁枚还是一位美食家,对美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不仅喜欢吃,还喜欢向厨师请教,搜集食谱,最终编撰成《随园食单》。这部食谱汇集了南北菜品,分为十四类,每一道菜都颇具讲究。
在袁枚的诗歌中,不乏生动活泼、富有理趣的小诗。如《鸡》一诗以养鸡人的智慧隐喻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寒夜》一诗中的佳句为人们所传颂。他的诗歌风格多样,但也有后人评价其轻浮稍过,多谑浪之辞。
除了诗酒,袁枚还热爱游山玩水。他游遍名川大山,晚年更成为一位资深驴友。他的山水风景诗情感真挚,展现出他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袁枚的人生哲学和反传统思想在清代文人中独树一帜。虽然有人讥讽其才疏学浅,但他自信地留下“千秋万世,必有知我者。”的遗言。他的人生哲学和文学成就仍需后人去体悟和传承。
参考文献:《隋园往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