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谷物农业
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区
①区位条件:如图所示,具备适宜的气候和水源等自然条件。
②生产特点:该区域以小农经营为主,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该地区的机械化及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但水利工程量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①优势:亚洲水稻种植区拥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水热组合适宜水稻生长;该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问题与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及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科技水平较低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推动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实现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将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生产,并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向优质、高效、高产方向发展。
(2)商品谷物农业区
①特征:该区域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②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地区。这里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先进的农业科技也是现代化生产的保证。
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及特点如图所示。
三、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为例)
(1)分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2)生产特点及优势: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农业生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该地区还利用了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冬季,该地区还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多种经营策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四、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根据地域分布、农业生产结构与产品性质、农业特点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农业地域类型。
(1)根据分布判断:首先根据经纬度及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农业地域类型。
(2)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而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以畜牧业为主。混合农业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五、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分析
各类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区位条件和影响因素也各具特色。在具体分析时,需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水源、人口、经济、交通、技术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