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y是什么意思


近期,闵熙珍带来了她从K-Pop大厂娱乐跳槽至HYBE后首个女团作品NewJeans的全新力作。上周,她的这首新歌《Attention》的MV公开,引发了广大乐迷的热烈讨论。

众所周知,K-Pop作品风格多变,评论中常出现对歌曲“阳间曲”或“难听”的评价。有趣的是,这种两极分化的评价在K-Pop中并不鲜见。从aespa的《Next Level》、ACKPINK的《How You Like That》到ITZY的《In the morning》和NCT DREAM的《Hot Sauce》,这些歌曲都在发布初期因“难听”而被热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却逐渐“真香”了。

从音乐本身出发,这种“难听”的歌其实未必粗糙。它们可能刚刚好地把握了审美距离,既超出人们原有的期待视野,带给人新鲜感,又不至于过分难以入耳,让人难以再听第二遍。音乐与人们的期望之间的这种微妙平衡,也许正是这些歌曲能够引人入胜的魅力所在。

而谈到K-Pop,它不仅仅关于音乐。它是集听觉、视觉、叙事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体。从策划到呈现,每一环都是构建K-Pop“偶像崇拜大厦”的重要部分。MV的视觉冲击力、舞台的观赏性、偶像的人设打造以及与粉丝的互动,都是K-Pop吸引注意力的方式。

尽管有人初听“难听”,但这些歌曲却因各种因素被人们反复聆听和讨论。销量和播放量并不完全呈正相关,音源、油管和销量是衡量K-Pop艺人音乐成绩的三项重要指标。而实体专辑的销量更是直接反映了艺人的“死忠粉”数量及其购买能力。

K-Pop产业的成熟也催生了买专动力。从舞台表演到各种综艺、直播,再到线上的粉丝互动,K-Pop提供了丰富的体验让粉丝深入了解并爱上偶像。即便某些歌曲在初听时被认为“难听”,粉丝在购买实体专辑时也未必那么在意。

K-Pop实体专辑的设计别出心裁,配置了各式精美印刷品,如图册、小卡等,增加了收藏价值。完善的评价体系也为粉丝买专提供了强大动力。而韩国娱乐公司对艺人的强掌控力,使得他们在音乐发行之外也能创收,如官方周边、氪金游戏等。

即便如此,“难听”的音乐在K-Pop中仍有一席之地。这何尝不是一种对大众审美边界、流行文化边界的积极探索?这或许也是K-Pop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那些被认为“难听”的歌曲,有时也能在宣发和推广上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回顾K-Pop的历史,我们看到它一直在尝试新的元素和风格。从H.O.T.的“遵从”到aespa的《Next Level》,K-Pop组合一直在努力引领时代的潮流。这种不断迭代更新的意图,无疑为K-Pop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K-Pop是一种内容深耕和创新的表现。它不断挑战传统,为流行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而这种活力,正是推动K-Pop产业持续向前的力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