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m等于多少mm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教授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厘米的认识第一课,包括厘米的定义、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尺子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际测量技巧。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长度单位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测量问题的基石。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通过大量的操作、体验和交流,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厘米,为以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打下基础。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能够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深刻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理解并运用估测技巧。

教学用具:课件、尺子、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今天来到科技楼上课的感受,并夸赞学生,引出今天的教学主题——学习厘米的认识。

二、新课学习

1. 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通过阿福的新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认识尺子

引导学生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的数字、刻度和cm单位等标记。重点强调0刻度线表示起点的重要性。

3. 认识1厘米

指导学生找出尺子上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1厘米,并让学生用数格子或大数减小数的方法找到其他长度的刻度。

4. 测量技巧

演示并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强调左端要和0对齐,右端指向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5. 实践操作

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身边的物体长度,如铅笔、书本等,并交流测量结果。

三、巩固练习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量一量、说一说、判断题等,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和测量技巧的掌握。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厘米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实践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知识测量身边的5种物体,并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厘米的认识

刻度尺

刻度cm/m0刻度线(起点)
1厘米的认识与实践
测量技巧与估测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