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hy怎么读


沿着曲折的小路,走进那片幽静的荷塘。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树木,散发出蓊蓊郁郁的气息。

夜晚的小径,只有我独自一人徜徉。这方天地仿佛为我所有,我也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超脱了日常的自我。我热爱热闹,也喜欢宁静;热爱群居,也享受独处。就像今夜这般,独自在这苍茫月下,可以自由思考,也可以让思绪放空。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铺满了田田的叶子,高出水面的叶子如同亭亭的裙。层层叠叠的叶子中,点缀着些零星的白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盛开灿烂,就像是一粒粒明珠,又似碧天里的星星,还如刚出浴的。

微风拂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飘渺的歌声。此时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瞬间传过了荷塘的那边。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色彩,而叶子却更显风姿。

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洒落在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在荷塘里浮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尽管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使得月光不能朗照,但我认为这正是它的妙处——深沉的睡眠固然重要,偶尔的小憩也别有风味。

四周树木环绕,远近高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露出几段空隙,仿佛特为月光而留。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远山的轮廓,只有些大意的印象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显得没精打采的,如同渴睡人的眼。

此刻最热闹的莫过于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了。但这份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间想起了采莲的事情来。江南自古便有采莲的旧俗,似乎很早便开始了,尤其在六朝时期盛行。关于采莲的情景,从诗歌中可以略知一二。采莲的都是少年女子,她们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采莲。采莲的人自然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更多。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风情的季节。

想起梁元帝《采莲赋》中的描述:“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生动地描绘了当时采莲女子的风情与浪漫氛围。译文中以“心许”描绘了妖童媛女内心的喜悦与期待;“鷁首徐回”则传达了她们荡舟时船头轻转的优雅姿态;“兼传羽杯”则展现了她们在采莲过程中传递酒杯的欢乐场景;“棹将移而藻挂”则描绘了她们划船时因水草挂住船而引起的阵阵笑意……每一处都体现出了她们纤肢的柔软、娇羞的笑靥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可惜如今我们早已无法体验到那时的嬉游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啊!然而现在的我只能从文字中感受那份青春与浪漫了……

一幕幕欢乐的场景在此展现。那必定是令人着迷的时刻。遗憾的是,我们已久违了这样的欢愉。

探寻知识的宝藏,让我们打开微信搜索,走进“小E每日英语”的世界(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