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


道为根基,德行为本源。世间万物得以根本则生,百事遵循道理则成。道德的奥妙之处在于以德为福之根本,福祉由德而招,德行深厚则福至心灵。

利者,源于义之和。仁者视之为财富观,不仁者则从中洞察利害关系。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应如何建立正确的财富观呢?或许在座之中,未来有人能得大财。

虽然发中财需靠运气,但若有人某日幸运降临,得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财产,我们应思考如何合理使用这意外之财。这不仅是个人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大学》这部经典中,强调了财富观的重要性。它教导我们,要通过修身齐家,进而平天下,成就大事业。没有财富当然无法成大业,但有了财富应如何用其做事呢?这正是《大学》要教导我们的。

者若以仁德自处,其臣民自然会以仁德为价值目标。因为道义是准则,故君臣一心,做事始终如一,得道义则必得众人拥戴,终必成功。

《易经》中言:“利者,义之和也。”真正的利益是什么?是道义的总和。有道义的人,不会从个人私利出发,而是秉公办事,让所有人都得益,实现共赢。

仁德的君主与讲道义的臣子相辅相成,国库财物必得善用。一代商贾孟洛川的大商精神便是:财富源自道生,利益源于义取。即获取财富和利润必须遵循商业准则和道义。

在企业中,人与人互相关联,不可分割。互帮互助则事半功倍,互相拆台则一事无成。《左传》的警示名言“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正是此理。

文化是企业团结的根本,优秀企业必有优秀的文化凝聚员工。正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企业吸引优秀的人才,共同成就大事。

强大的企业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企业上下互相扶持,才能相互成就。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如“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所言,只有如此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境界高的人能彼此欣赏,互相扶持,实现共赢。胡雪岩的商业传奇便是如此,他乐于助人,故人亦助他。

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互帮互助的基础上。选择善良的人交往,选择有益的书籍阅读,选择善言听取。跟随优秀的企业,我们才能从社会关系中汲取养分,不断成长。

《易经》中说,“利者,义之和也。”真正的利益是适宜的和合,合情、合理、合法。在这样的状态下,利益才是真实的、长久的。

利益万物,和合道义。企业若合乎道义,其利益便能长久。给我们信心和启示的都是好的榜样。没有哪一个企业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长久存在。利天下者,天下亦利之。

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带领一群优秀的人共同成长的过程。彼此成就,共同发展,这样的生存之道充满生命力。